西安战“疫”月报:“平静”之下,实则波澜壮阔
至2月27日,连续7天,西安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零,新增疑似病例为零,新增无症状感染者为零。
最让人感到安慰的,是疑似病例全部清零。只有疑似库存清完了,才能说是这一个月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将军赶路,不追野兔。”这一个月来,西安平静的背后,经历了很多惊心动魄的事情。
1月22日上午,西安开会研究疫情防控工作。据说下午六七点左右,接到2位疑似病例,通过各种检测手段基本能够确诊,但是首例公布需要报省疾控中心包括报国家疾控中心备案,需要到第二天上午才能宣布。
实则,西安从1月22日晚就全面启动了各项应急防控处置措施。
当晚,西安对这2名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过的67人进行了连夜寻找,有的在西安市区,有的还不在市区,整整一夜,全部找到,全部实行了医学专业留观。
这个动作对于防止西安疫情的扩散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这67人中,之后有7名被确诊是感染者。
如果说没有第一时间把这67人隔离,如果说这被感染的7人再传染了其他人,那么很可能是一个几何倍数增长。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判断力在关键性的节点上十分重要。
1月23日,西安召开了全市疫情防控动员大会,成立了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
1月24日是农历大年三十,疫情防控指挥部全面开展工作。关闭了各类公共场所,取消了各类聚集活动,停开了长途客运,缩减了地铁、公交线路。中断了西安市与其他市,西安市跨省之间交通客运,停止了市内所有旅游景点交通客运,缩减了市内公交包括地铁运营的班次,同时对地铁和公共交通客运一律持身份证实名乘坐公交和地铁。
现在看来,当时陕西虽未启动一级响应,但西安市几乎是利用突发公共事件一级应急响应的措施在实际应对。
为战胜疫情赢得了先机,相当于堵住了未知的洪水猛兽。
也是从这一天开始,春节假期取消,全市许多干部、基层工作人员开始走上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在剧烈传染疾病面前,动作慢一点,就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能行霹雳手段,方显菩萨心肠。
春节前500多万武汉人离开武汉的新闻让全国震惊,庚子新年,成了武汉人心中的伤痛。在城里的武汉人忍受着病毒的肆虐,在外的武汉人也被差别化对待。
网上掀起了一阵舆论风潮,这种身份歧视,让人痛心。
1月27日,西安给已经滞留西安的武汉人,提供指定酒店居住,主动隔离,主动切断感染源,补上防控盲区。
西安没有置身事外,西安是个温暖有人情味的城市(点击了解怎么温暖)。
在疫情趋势上升期间,人心不稳,市民担心物价会涨,担忧之声若影若现。市场上也已经出现个别无良商家借此涨价的苗头。
从1月27日开始,为了保证疫情防控期间的生活必需品供应,西安在全市设立供应点,投放政府储备的蔬菜、猪肉,截至目前,已增至175个投放点,方便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蔬菜。并且对运输蔬菜的货车、蔬菜经营企业给予资金补贴,让商家也无后顾之忧。
但对于乘机哄抬物价的商家也绝不手软,开出了一张10万块的罚单。此后,各种严厉打击案例频频曝光。
2月17日开始,西安市对疫情防控期间蔬菜生产补助,对11个涉农区县、开发区和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进行共计1000万元的资金补助。
民以食为天,特殊时期,物价稳定人心才安稳。
西安虽没有大规模爆发疫情,但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2月3日全面开工算起,截止2月12日,10天10夜,500亩平地起500张床位的应急隔离病房。
所谓的“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平战结合、长远规划。
2月8日,正式启用“西安疫情防治网格化管理系统”,所有通过“一场五站”进入西安的人员,都必须通过扫描二维码登录“西安疫情防治网格化管理系统”完成信息填报,并自觉执行居家或宾馆留观14天的规定。
之后,全国各地都开始新建公共卫生中心。早动手早安逸。
自疫情爆发以来,少出门成为了全国人民的共识,各社区单位严格控制人员出入,自制五花八门的出入卡,但纸质交换检查依旧存在不便。
2月25日,为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西安全市范围内全面应用西安市个人电子识别码,简称“一码通”。
截止2月26日14时,全市“一码通”平台注册用户380余万人。并且该系统已经对市民群众的个人电子识别码进行“红黄绿”三种颜色标注,红黄绿”三色码判定是基于系统后台大数据的分析而动态变化的。
市民群众个人信息存放在市政府“政务云”上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并且已经做了严格的技术防范,把大家关心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也考虑到并解决了。
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使管理更加精细高效。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西安卫健委在“发布数据”的同时,还进一步“开放数据”,在“看”的基础上,提供了更多的利用价值。
开放确诊患者曾逗留过的场所名单、追踪其活动轨迹。很快,全国就出现了多个利用这类数据开发的应用工具。
例如,“城市疫情场所地图”、“腾讯看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同行程查询工具”等应用,帮助用户查看确诊患者路径,从而早预防、早隔离、早救治。
这也是城市在疫情防控上,由“硬核”转向“智慧”的进化。西安一点一滴的改变,还是可以感受到的。
一场疫情透露出西安加快推进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种种尝试。
戳右边对西安疫情措施再多了解一点(西安这波儿克里马擦的操作,我可以)
2月24日下午,陕西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关于切实做好分区分级防控恢复生产生活正常秩序的实施意见》恢复正常交通秩序;解除村组、小区封闭;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全面恢复商场、超市、酒店、宾馆、 餐饮等市场经营活动……
这份通知意味着西安整整一个月的工作画上了一个逗号,爬完了第一座高山。紧接着,第二场大考也随之开始。
随着复工复产,人流量会急剧增大,大量的人员务工、经商人员、学生逐步返岗之后,管控的难度和工作量都会增加。
防控形势一方面在变好,但我们也应该看清西安疫情防控最大的隐患就是外来输入病例。
西安是个枢纽城市,很多人来西安中转,下了飞机到高铁站转换,出了高铁到机场转换,一路上走走停停。
据悉,在1月23日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成立前,每日途经西安的流动人口在100万人以上,途经湖北方向而后抵达西安的人口,每日在7万人以上。
据西安网数据分析,近期约有近10万名湖北籍人员有返回西安工作的需求,而从全国其他地市返工的人数共可能达300万。
西安市疫情防控工作仍旧面临严峻考验,严格的管防措施依然十分必要。
如何掌控好所有人的信息,如何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管控、早治疗,这第二阶段的工作,并不见得比前一个阶段更容易。
这些天连续5个零的产生,更不能成为防控一线工作人员和我们松动飘摇的资本,一定坚持住,防控工作不能放松。
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
西京杂记 撰稿:方秉蕳
图片:综合
编辑:撞撞 Cindy
责编:解码
特别声明:西京杂记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合作请后台留言申请